编者按:2016年5月22日,哈特瑞姆心律专科医生集团与北京京煤集团总医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倾力打造“京煤·哈特瑞姆心律失常诊疗中心”。现在中心已成立两个月,再见到心内科王小荣主任,她说的最多的,还是科室发展,“技术的提高不能一蹴而就,我们要一步步走稳、走扎实,才会走得更远”……
今年建院60周年的京煤集团总医院是门头沟区唯一一家三级医院, 承担着京西地区30万人的诊疗任务,作为院级重点学科的心内科,在医院大力支持下,近几年进入发展快车道,病房条件显著改善,医生由之前的8名壮大到17名,病床由36张扩大到现在58张,形成了门诊、重症监护室、普通病房、心脏无创检查中心为一体的综合性心血管内科。
作为在职23年的 “老京煤人”,心内科主任王小荣为科室的发展感到欣喜,但自从接过心内科主任的担子,她思考最多的是,科室的未来该何去何从。
“我们不追求高精尖,老百姓得到实惠才最重要”
门头沟区在北京大西边,虽然城区离市内各大医院开车并不远,但对住在山区的普通老百姓,看病却是一件困难的事,他们更希望家门口的医院就能解决自己的问题。
王小荣至今对一件事记忆深刻:十几年前,当时心内科还不能开展急诊冠脉介入手术,一位50多岁的女士因为急性心肌梗死就诊,因无法手术转往301医院植入了冠脉支架,手术做完了,但随后医生要求的定期随访成了麻烦事。
张女士晕车非常严重,如果一大早坐公交车到301,就会晕得什么检查都做不了,于是,她不得不提前一天到医院附近找个宾馆住下,第二天再正常挂号、复查等等,碰到当天无法出来结果的检查,她还要多住一天宾馆等待。
这样“劳民伤财”只是因为距离…..
“我听了也非常吃惊,如果我们医院当时能开展手术,就不至于有这样的事情发生。更可怕的是,许多病人因为类似的困难,可能就干脆放弃了服药及随访,患者的管理、预后,或者说生活质量和未来生存都会受到影响!”王小荣说。
现在,京煤医院心内科诊疗技术已有飞速发展,心内科开通了急性心肌梗死的绿色通道,24小时可以开展急诊冠脉介入手术,每年年门诊量约50000人次,年住院近1500人次。
王小荣说,他们目前追求的不是高精尖,而是要把能做的工作扎实开展起来,真正给老百姓带来获益。在这个过程中,每位医生的业务能力得到提高,科室在不断发展壮大,“这就是我们的追求,好像不太远大,但每天都积极向上,真正为患者解决问题,这样就可以了。”
电生理会看不能治,不能让科室“缺一条腿走路”
82岁的王大妈是王小荣的“老病号儿”,阵发性房颤,心室率忽快忽慢,心律稍有变化就非常不舒服,老人家跑了北京许多医院,因为不愉快的就诊经历和医生不同的说法让她很无奈,虽然几年前最终确诊是肥厚型心肌病,但老人家已经厌倦了四处奔波,打定主意在家门口又“信得过”的京煤医院治疗。
于是,王大妈开始频繁地住院,一年到头总能在病房见到她,“每次住院等症状改善就回去了,下次不舒服再住院。我们都知道是什么问题,多次建议她转院射频或起搏器治疗,但老人家就不肯,我们能做的,只能是平时监测更仔细一些、药物调得更准确一些,但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无能为力的尴尬,让王小荣感受到迫在眉睫的需求,“最后病人还是在我们一再劝说下去别的医院手术了,症状一下子就改善了,有时来医院随诊还热情地过来跟我打招呼,当时我就在想啊,如果我们心内科能开展电生理手术,病人那两年就不用一年到头总住院,家人也不用总请假陪着老人家,这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将是多大的获益!”
冠脉病变和心律失常诊疗是心内科最主要的两个亚学科,电生理领域相对更专难度更大,硬件条件也要求高,人员培养周期更长,但对京煤集团总医院来说,心律失常的病人并不少,单纯药物保守治疗显然无法满足患者的诊疗需要,而像王大妈一样在外院完成手术的病人,后期的随访或进一步诊疗存在困难,比如“衔接”不清楚,管理存在无延续性…..
面对摆在眼前的这些实际问题,京煤医院院方和心内科坚定了和心律失常领域知名专家团队合作的念头。
“与哈特瑞姆合作,不是专家做完手术就结束了”
在与哈特瑞姆医生集团合作前,王小荣坦言,科室医生有疑惑,也有反对声音。他们担心与外请专家合作,专家做完手术一走了之,科室承担了风险,医生没学到具体技能,后期病人管理起来也会“衔接不畅”,遇到急性事件,无法及时有效对接......
“京煤·哈特瑞姆心律失常诊疗中心”成立后,哈特瑞姆的专家不仅每周风雨无阻亲临科室,每次走时还留下了知识和技能,畅通的长效沟通机制更是实实在在地存在,有问题随时能找到专家。
现在,哈特瑞姆的三位核心专家,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周菁、北京友谊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吴永全、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方冬平主任医师每周五下午会定期出门诊,组织病例讨论,临床查房,解决病区心律失常诊疗存在的疑难问题。
此外,在哈特瑞姆集团专家的协助下,京煤心内科目前已成功完成2台射频消融手术,不仅带领科室实现了此类手术零的突破,更开启了门头沟区电生理诊疗手术的先河。
先期的被动输血,为的是未来实现主动造血。
科室内年轻力量硕士研究生黄丽洪大夫作为电生理方向首批培养对象,先期在哈特瑞姆集团安排下短期进修2个月,现在开始涉及心律失常专科门诊,同时在跟台参与手术,学习电生理手术技术。
“电生理技术门槛较高,人才培养周期也长,技术的提高不能一蹴而就,我有这个心理准备。”王小荣说,哈特瑞姆给我们带来了优质的技术力量,领先的学科理念,开阔而严谨的科研思路,最重要的是,通过手把手教授,让我们自己触摸到了电生理技术的脉搏。
“起步是困难而艰辛的。哪怕病人只有个位数,也要努力把工作做好做精,从一个患者的管理入手,摸索总结宝贵的经验。”王小荣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被她视为座右铭的“竹子的生长”,竹子用4年时间仅仅长了3cm,但从第5年开始,每天却以30-40cm速度生长。之前的4年,它在汲取营养,扎实基础......